海尔砸掉的76台冰箱到底价值多少?
摘要:海尔砸的76台冰箱到底价值多少?这个是无法用准确数字来衡量的,但不可否认,正是砸了这76台冰箱,开启了海尔崭新的未来,带动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。
海尔砸的76台冰箱到底价值多少?这个是无法用准确数字来衡量的,但不可否认,正是砸了这76台冰箱,开启了海尔崭新的未来,带动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。
从1984年创业至今,海尔从一家资不抵债、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,从创业之初亏损147万元,到2015年全球营业额1887亿元,品牌价值达到1516.28亿,连续15年蝉联中国品牌价值100强榜首。回首看去,海尔用32年的时间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史,是什么支撑了海尔集团持续快速发展?是什么令海尔人一次次颠覆自我、战胜自我?事实上海尔就是“砸”出来的。
“砸冰箱”:砸出员工的质量意识
1985年,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,于是时任厂长的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,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台!面对这些不合格产品,张瑞敏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——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,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毁!而且,是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!
1985年海尔砸冰箱现场
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……那时候,别说是“毁”东西,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!况且,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,别说正品,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。
“企业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,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,否则今天是76台,明天就可以是760台、7600台……”
一把大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!砸冰箱之后,海尔随即提出:“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干出来的”“下道工序是用户”。可以说,当时的海尔表面上砸掉的是冰箱,更重要的是改革了员工不重视质量的观念,树立了“要么不干,要干就要争第一”的观念。
1988年12月,海尔获得中国电冰箱行业的第一枚“国家优质产品奖”金牌
“砸仓库”: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市场
1998年,为推动企业向服务业转型,海尔开始以“市场链”为纽带的“业务流程再造”,将外部市场关系引入企业内部,打造“零库存”的经营模式,这次海尔抡锤砸掉的是仓库。流程再造的目的是,让员工成为创新主体,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,每个人都面对一个市场。
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,海尔的产品库存周期已经由从1998年的30天缩短到2008年的5天。自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以来,海尔通过“砸仓库”,持续增强了产品的全球竞争力,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世界名片。
2016年10月17日,我国神舟飞船11号成功发射,海尔航天冰箱第4次进入太空,成为全球唯一四次进入太空的家电品牌
目前,海尔已连续七年被欧睿国际评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,海尔产品已销往海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功进入欧、美前十大家电连锁渠道,并成为海外高端市场的重要力量。
“砸组织”: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
2015年,在与战略管理大师加里·哈默交流时,张瑞敏对此表示,“大不是美,小也不是美,能成长为若干小微生态圈的企业才是美。”面对互联网的颠覆浪潮,体量巨大的海尔再次“抡锤”,这次海尔砸的是组织本身。
早在2005年,海尔便开始探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,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。通过人单合一模式,海尔实现从传统科层体制转型成为开放的创业平台,员工由原来的雇佣者、执行者转型成为创业者,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。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最根本的就是要释放人的创造力,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。
海尔砸掉的是传统的、封闭的科层组织,带来的是一个网络化的开放创业平台。截止目前,海尔创业平台上,已有超过100个小微实现年收入过亿元,有29个小微引入风投,14个小微估值过亿,海尔创客平台为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130万个。
企业的发展要依靠人,而人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,海尔通过“大锤”不断改变员工的观念,只不过每个时代有不同形式的大锤,海尔用这些大锤一次次消除了发展中的阻碍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正是砸掉这76台冰箱,全球160多个国家和用户信赖了“海尔造”;正是砸掉这76台冰箱,海尔冰箱唯一四次进入了太空;正是砸掉这76台冰箱,世界上产生了大型家电第一品牌海尔…
传说中的大锤 海尔这把大锤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;文物收藏编号为:国博收藏092号;文物命名是:1985年青岛(海尔)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。
标签:
热门资讯排行
- 资讯专区
- 图片专区
- 品牌专区